乌干达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乌干达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。东南邻接维多利亚湖,东部与肯尼亚接壤,北部和苏丹相邻,西部是刚果民主共和国,东南则是坦桑尼亚和卢旺达。东非共同体三国肯尼亚、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将于2010年合并成为统一的联邦国家。该联邦将拥有共同的宪法、总统、议会和货币。
</tr
|
|||||
国家格言: For God and My Country(为了上帝和祖国) | |||||
![]() |
|||||
官方语言 | 英语, 斯瓦希里语 | ||||
首都 | 坎帕拉 | ||||
总统 | 约韦里·卡古塔·穆塞韦尼(Yoweri Kaguta Museveni) | ||||
总理 | 阿波罗·恩西班比(Apollo Nsibambi) | ||||
面积 - 总计 - 水域 |
236,040 平方公里 36,330 平方公里 |
||||
人口 - 总计 (2000年) - 人口密度 |
24,699,073 每平方公里105人 |
||||
独立日 | 10月9日 1962年 | ||||
货币 | 乌干达先令 | ||||
时区 | UTC + 3 | ||||
国歌 | 啊!乌干达,美丽之地 | ||||
国际域名缩写 | .UG | ||||
国际电话区号 | 256 (006 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) |
目录 |
[编辑] 历史
虽然人类在乌干达的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,但对于在其他洲的人到达这片土地之前的情况,人们现在知之甚少。当19世纪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来到的时候,这里有好几个王国,这些王国大约是16世纪建立的。其中最大最重要的王国叫做布甘达。
1888年英国将此地置于不列颠东非公司管辖下。1894年又成为英国的保护领。1962年获得独立。
1971年1月15日,陸軍參謀長伊迪·阿明发动軍事政变夺取政权。在他的独裁统治下大约30万乌干达人丧生。1979年的坦桑尼亚入侵结束了他的政权,弥尔顿·奥伯托当政后情况无大改观,1985年他也被赶下台去。总统约韦里·穆塞韦尼于1986年开始执政。
2006年2月23日,乌干达总统和议会选举举行。[1]2月25日,乌干达选举委员会宣布,穆塞韦尼获胜,再次连任总统。[2]
[编辑] 政治
现任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,总统任命一位总理协助其工作。立法机构为国民大会,有303个席位,其中88个由各利益团体(妇女,军队等)提名。其他席位任期5年,由大选产生。
[编辑] 行政区划
全国分为56个区,每个区由其中心城市命名。
[编辑] 地理
虽然乌干达是个内陆国家,但滨临很多大湖,如维多利亚湖,阿尔伯特湖,爱德华湖和Kyoga湖。整个国家座落于高原之上,平均海拔900米。大多数地区为热带气候。
重要城市多位于南部维多利亚湖畔,包括首都坎帕拉。
[编辑] 经济
平均國民所得僅210美元。 乌干达土地肥沃,矿产有铜,钴等。农业是经济最重要部门,有80%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。 受依賴式的殖民地經濟,產生後遺症以咖啡占出口收入的大部分。
[编辑] 人口
乌干达部族众多,其中没有居绝对多数的部族。因此虽然英语是官方语言,但语言众多。除英语外,班图语族的卢甘达语也使用广泛,并有学校以此授课。
十九世纪六十年代,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到乌干达,现在大多数乌干达人是这两种宗教的信徒。 雖然基督教在乌干达有较多信徒,但乌干达卻是伊斯兰会议組織的一员。
[编辑] 文化
部族文化极为多样,阿明执政时曾经大肆驱逐亚洲人(主要是印度人),现在又有很多人回归乌干达。
[编辑] 外部连接
|
![]() |
---|---|
安提瓜和巴布达 | 澳大利亚 | 巴哈马 | 孟加拉国 | 巴巴多斯 | 伯利兹 | 波札那 | 文莱 | 喀麦隆 | 加拿大 | 塞浦路斯 | 多米尼克 | 斐濟 | 冈比亚 | 加纳 | 格林纳达 | 圭亚那 | 印度 | 牙买加 | 肯尼亚 | 基里巴斯 | 莱索托 | 马拉维 | 马来西亚 | 马尔代夫 | 马耳他 | 毛里求斯 | 莫桑比克 | 纳米比亚 | 瑙鲁 | 新西兰 | 奈及利亞 | 巴基斯坦 | 巴布亚新几内亚 | 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| 圣卢西亚 |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| 萨摩亚 | 塞舌尔 | 塞拉利昂 | 新加坡 | 所罗门群岛 | 南非 | 斯里蘭卡 | 斯威士兰 | 坦桑尼亚 | 汤加 | 千里達及托巴哥 | 圖瓦盧 | 乌干达 | 英国 | 瓦努阿图 | 赞比亚 |
非洲 | 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||||||||||||||||||
世界地理索引 | 美洲 | 亞洲 | 南极洲 | 歐洲 | 大洋洲 | 各国首都 |
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 | ![]() |
---|---|
阿富汗 | 阿尔巴尼亚 | 阿尔及利亚 | 阿塞拜疆 | 巴林 | 孟加拉国 | 贝宁 | 布吉納法索 | 文莱 | 喀麦隆 | 乍得 | 科摩罗 | 科特迪瓦 | 吉布提 | 埃及 | 加蓬 | 冈比亚 | 几内亚 | 几内亚比绍 | 圭亚那 | 印度尼西亚 | 伊朗 | 伊拉克 | 约旦 | 科威特 | 哈萨克斯坦 | 吉尔吉斯斯坦 | 黎巴嫩 | 利比亚 | 马尔代夫 | 马来西亚 | 马里 | 毛里塔尼亚 | 摩洛哥 | 莫桑比克 | 尼日尔 | 奈及利亞 | 阿曼 | 巴基斯坦 | 巴勒斯坦国 | 卡塔尔 | 沙特阿拉伯 | 塞内加尔 | 塞拉利昂 | 索马里 | 苏丹 | 蘇利南 | 叙利亚 | 塔吉克斯坦 | 土耳其 | 突尼斯 | 多哥 | 土库曼斯坦 | 乌干达 | 乌兹别克斯坦 |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| 也门 | |
观察员国: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| 中非共和國 | 俄罗斯 | 泰国 | |
穆斯林组织和团体观察成员: 摩洛国家解放阵线(MNLF) |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| |
国际组织观察员: 经济合作组织(ECO) | 非洲统一组织 | 阿拉伯国家联盟 | 不结盟运动 | 联合国 |